"当一个人面对的刺激过多、过久,就会出现对刺激不敏感,甚至逆反、不耐烦的状况。其实,最让家长束手无策的话题,应该就是孩子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就像网络流行的一句话“不聊学习妻贤子孝,一聊学习鸡飞狗跳”。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的管教,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却越来越低,对抗的行为反而越来越强呢?
第一,父母对孩子有过度催促、埋怨和指责的行为。
我们每天在孩子学习时,总是这样说:“你自控力怎么这么弱?”“你怎么总是管不住自己?”“还磨叽呢,你们班那谁谁谁,早在作业群打卡了!”孩子天天听这些话语,他是什么感受?这些话,不但让孩子产生羞愧感,同时也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就是一个自控力很差的孩子,他在学习上找不到快乐的感觉,也没自我价值,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自然就会越来越抗拒学习,甚至会放弃学习。
如果孩子长期在家长的催促和唠叨下学习,就容易出现一种心理学上的“超限现象”。也就是说,当一个人面对的刺激过多、过久,就会出现对刺激不敏感,甚至逆反、不耐烦的状况。
第二,父母在孩子学习上的催促太多。
其实,这是在通过一种外力施压的方法,推着孩子去学习。
你会发现,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一些,自我意识越强,落下的功课越多,你推他的阻力就会增加。慢慢有一天,你会觉得,好像有一种怎么推都推不动的感觉。 因为孩子所有学习的行为都不是他自发产生的。所以,要想让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就要激发他的内在动力,让他发自内心地接受学习,并且自己愿意做这件事情。
第三,要给予孩子认同、信任的情感支持。
当孩子知道至少有一个最信赖的人在身后支持他,相信他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时,他做事的效率就会达到最高,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心理称为“安全依附”。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只有你学习好我才爱你,我对你的爱永远都不会变,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你一起面对。只是当你暂时学得不够好时,我会担心你,希望可以给到你合适的帮助,让你更加有信心和方法。
如果我们总是传递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的内心就会平静下来,有勇气面对他的学习困难。慢慢你就会发现,孩子和我们不那么对抗了,他主动学习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第四,调整孩子的学习心态。
因为,心态决定成败,学习成绩=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心态只有两种,一种是积极,一种是消极,只要是消极的心态,那能量一定是为零的,积极心态的能量,至少在50以上。学习方法,其实就是体现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上。
没有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为零的,当我们的孩子学习心态为消极的时候,他的学习能力再强,即便有1000的能力,0×1000最终的结果还是为零。一旦我们孩子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他的能量在50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只有10分,但是50×10他还有500分。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耐下性子,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多给予孩子鼓励,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才能爱上学习。
来源:艺博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