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占空地设停车场,环境脏乱差;路边摊点搭简易屋棚卫生难保碍市容……
作为重要的出行枢纽,高铁站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它往往会给外来游客留下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自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来,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城市环境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可作为我市“东大门”的淮南东站却被不少市民吐槽,称其周边环境很是“糟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2月5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了淮南东站,对其周边进行了实地走访。
槽点一:私人占空地设停车场,环境脏乱差
上午9时许,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驱车来到了淮南东站。虽然此时站前广场上来往的旅客不多,可东站对面马路旁的人行道及附近空地都停满了车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西北侧人行道上看到,紧挨着路旁的一片空地被分割成了三块,分别圈了起来,各自挂着“院内停车"的牌子。据路旁前来接人的市民称,这些被圈占的地方都是私人开设的停车场,停一次要5元,过夜则收10元,而且不给任何票据。
在走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发现,这三处私设的停车场十分简陋,地面基本都没有做过硬化,有的简单地垫上了碎石子,有的就是用破碎的废旧油毛毡断断续续铺了一层,虽然能避免雨天地面泥泞,可没有规整的地面仍是坑洼不平,黄土外露,显得整个院子又脏又乱。此外,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很是无序,车头朝向横七竖八,怎么方便,怎么停,让本就脏乱的院子更显零乱。
在西南侧路旁,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也看到了两处私设的停车场,其中一处刚刚圈占没多久,地面只简单地平整了一下,没有铺垫任何东西,所以院内泥泞不堪,每辆停在里面的车,车轮上都覆着厚厚的泥巴。而这些车一旦上路,淮南东站附近的道路绝对“遭殃”。
槽点二:路边摊点群,搭设简易屋棚很刺目
除了私人圈设停车场影响东站周边环境,搭设在东站西北侧人行道旁,由一排简易彩钢瓦房形成的摊点群也很刺目,不仅与古朴大方的东站建筑格格不入,也影响了东站整体环境的整洁,让市民很是反感。
在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这些摊点群一共搭设了10间简易彩钢瓦房,每个房前又外搭了一部分彩钢瓦棚当做经营场地,炉子、桌椅等物品就摆放在棚子下,看着既不卫生,也显得有些脏乱。“虽说我经常来东站,可我从来不敢吃这里的小吃,看着就很糟心。而且这些破旧的简易屋棚真是太影响淮南的文明形象了,没有一点高铁站的‘高大上’气质!”在采访中,有市民吐槽道。
东站综管办:地下停车场迟迟未启用,停车需求无法满足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就淮南东站周边存在的问题,采访了高铁淮南东站区域综合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据其介绍,淮南东站是2012年10月正式建成通车的,可至今地下停车场也未能启用,导致来此坐车的市民无法停车。“虽然我们也多次催促,并希望地下停车场能尽快启用,可据听讲现在还不具备条件。而且就算地下停车场启用,其也无法满足众多市民的停车需求。”该负责人称,现在淮南东站每天发送的旅客量在七八千人次,节假日更是高达万余人次。而正在修建的地下停车场包括出租车在内只有100多个车位,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出行市民的停车需求。
“而摊点群所使用的简易房是原先高铁站建设项目部用房,后来城管部门为了规范周边乱摆摊点问题,就将摊点全部迁到了这里。”该负责人称,因为综管办是新成立的部门,管辖范围有限,而这些问题又是之前遗留下来的。他们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管理+默许”,在东站及其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前,尽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市民:停车场、小吃摊必不可少,望统一规划、规范经营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需要经常往返于合肥与淮南,而高铁必定是我出门的首选。可由于淮南东站离市区较远,不管是乘公交还是打的都不如开车方便,所以我一般都是开车过去,而停车问题确实是让我很头疼。”在采访中,市民薛先生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因为东站的地下车库至今还未启用,而其周边又没有正规的停车场,导致他只能将车停放在私人停车场内。“这些私人停车场虽说环境差,没有收费依据,让我们感觉很没保障;可停在路边,又会被贴罚单,逼得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停在私人停车场内了!”
采访中,和薛先生有一样困扰的市民有很多。他们一方面希望淮南东站能早日启用地下停车库,以满足乘坐高铁出行的市民停车需求;另一方面希望能在东站周边修建正规的停车场,规范经营,以尽快取缔这些影响市容市貌、不合规的的私人停车场。
而对于摊点群,市民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能否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拆除这些难看简易房,建一些徽派建筑的房子,用于经营一些淮南特色小吃名点,在满足市民餐饮需求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东站的一道风景。
图一:淮南东站附近被私人圈设的停车场。
图二:简易屋棚搭建的摊点群,影响了东站环境的美观。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淮南公益服务网微信公众号,
了解淮南本地公益资讯更快捷、方便!)
(来源: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