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好。我叫蔡东旭。”看着眼前这个聪明又活泼的小学生,记者真不敢相信他是一名孤独症患儿。幸运的是,通过系统的康复性训练,他现在就读普通小学六年级,成绩名列前茅。妈妈李琴向记者介绍,孩子从3岁开始就来到安徽省民生工程孤独症康复工作训练定点机构之一的淮南市孤独症家长联谊会,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
“从一开始没有语言,注意力不集中,大小便不知,经常尿裤子,到现在能够适应正常的教学和生活,我们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和坚持。看到孩子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成长,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免费康复救助,点燃残疾儿童重生希望
李琴不仅是一个孤独症患儿的妈妈,也是淮南市孤独症家长联谊会的创办者之一。“我接触了太多这样的家庭,每一个残疾儿童背后都是很多家长的默默付出。现在有好政策的扶持,我们就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在市残联的大力关怀和帮助下,联谊会的康复训练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基础训练课程,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和托管养护部,又成立了“大龄残疾儿童技能工作室”,帮助大龄残疾儿童掌握适用的生存工作技能,为大龄残疾儿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其家庭减轻负担,为日后残疾儿童独立生活奠定扎实基础。
2015年,市残联继续为残疾儿童免费提供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医疗康复训练救助,并适配辅助器具。为8名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提供一学年康复训练经费;为9名贫困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并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为281名贫困家庭的聋儿、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经费补贴;为12名脑瘫儿童免费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为16名贫困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为64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为119名贫困残疾儿童配置各类辅助器具。
实施“精准扶贫”,携手残疾人脱贫致富
“我搞螃蟹养殖好几年了,有80亩的水塘,一年也能收入十几万元。”翟传伟话不多,精气神却很足。“多亏了市残联给我的扶持资金,自己苦点累点都没事,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跟翟传伟一起创业养螃蟹的都是残疾人,大家互相鼓励,取长补短,生意越做越红火。
近年来,市残联将扶持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积极实施以政策、项目、专业培训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制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资金,支持残疾人发展富民产业。“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扶持资金1516.3万元,扶持残疾人就业及助残设施农业项目。定期举办种植养殖业、电子商务、计算机、盲人按摩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投入资金520.48万元,共免费培训残疾人6506人。
大力实施“千人千元就业”工程,投入资金596.3万元,扶持5963人就业;实施“万人就业”工程,投入资金461万元,扶持2305人就业;投入资金99万元,扶持330个阳光大棚建设;投入资金160万元,扶持8个“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建设;投入资金200万元,扶持20个“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建设,努力探索以“创业培训+就业扶持”模式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
加强制度保障,残疾人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一串串数字,对残疾人民生状况的改善做了最好的诠释。
“十二五”以来,市残联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和彩票公益金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约10754万元,使29.76万人次残疾人受益。
累计发放救助金4603.06万元,对67957名一、二、三级残疾人给予生活救助。投入资金196.5万元,对城乡贫困家庭中的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累计免费手术1965例。
累计发放补助金780万元,对10228人次城乡低保或困难家庭中,常年服用精神病治疗药物的精神残疾人给予药费补助。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09.608万元,为11908名使用机动轮椅车的贫困下肢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
发放补贴资金638.4592万元,为4025名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购买个人养老保险给予补贴。投入资金1264.7万元,为126470名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收入家庭残疾人购买城乡医保。
发放救助资金16.55万元,对99名贫困残疾大学生施行救助。投入资金477万元,为47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6.45万元,为2729人次贫困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发放托养服务补贴。补助资金119.36万元,为774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给予住院医疗救助或补帖。
投入资金30万元,为全市52252名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10100名残疾人办理了公共交通“爱心卡”;为1644名盲人发放听书机;投入资金52.92万元,为1260人次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提供药品。
(记者 周莹莹)
(来源:淮南报业新闻网)